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效果和什么有关
发布时间:2024-12-12浏览次数: 140
超声波清洗机是一种湿式的物理清洗方式,工件清洗效果要达到预期的清洗目的,首先需要根据工件清洗对象的性质、脏污程度,选择合理的频率、功率、温度、清洗液等。只有正确的声学参数、合理的物理手段才能高效率地获得洁净产品。
超声波清洗机能达到清洗效果,有关联的几个因素。
1、超声波功率
超声波清洗槽内的超声功率决定声场中的声强大小,声强的大小又直接影响空化的效果,因此,要选择适当的超声功率。但是超声波清洗效果不一定完全与功率、清洗时间成正比,对于黏附污物的工件,如果清洗机功率不够,花费更多的时间,洗净效果也十分有限,功率合适,污物立刻去除。如果超声功率过大,清洗效果明显,但也可能让精密工件表面产生蚀点,对发振器工作表面也会产生空化腐蚀。因此,合适的超声波功率才能不会损伤工件的清洗。
2、超声波频率
超声波清洗机需要选择合适的超声波频率,才能满足相应的清洗场景。如常规清洗频率选择一般在20~40kHz和68~120kHz两段范围内。在低频率段形成的空化气泡半径较大,崩塌时力度也大,但不够均匀,适于去除3~5um的污物粒子;频率越高,空化值越高,也就是说空化所需的声强越大,空化气泡形成越细密而均匀。
低频段适用于清洗大的工件表面及污物与清洗件表面结合强度高的场合,但不易穿透深孔和表面形状复杂的部件。
高频段空化强度“温和”,噪声较小,空化气泡相对密集均匀,可以钻入零件形状复杂,有狭缝、深孔、盲孔的部件中进行清洗。
3、清洗液
用于超声波清洗液分为水系、半水系和溶剂型三大类型,遵守易回收、节能及对环境友好为原则。根据清洗对象、污染物的性质,正确选择清洗液。同时要考虑清洗液的三个属性,如
①、润湿性
清洗液与清洗对象之间的润湿性好,液、固分子间的引力大,附着力强,有利于超声波的传递,有利于清洗剂对污染物的化学溶解和剥离。
②、黏滞系数
清洗液的黏滞系数大,超声波传播损耗大,空化值也高,难以产生空化效应。黏滞系数低,超声波传播损耗小,清洗液空化活跃,有利于清洗。
③、表面张力
清洗液的表面张力大,意味着需要更大的负压才能使真空气泡成核及长大,空化阀值高,一旦空化气泡形成,在崩溃时释放的压力也大,空化强度高,有利于清洗。
4、清洗液的温度选择
清洗液温度高低对清洗效果有很大影响,当温度升高,有利于提升清洗液的化学去污能力,同时使清洗液的表面张力和黏滞系数降低,利于空化。在选择什么性质清洗液时,根据情况加热到一定温度,以达到清洗最佳状态。但是,可燃性溶剂要区别对待,注意使用安全问题。
此外,清洗液使用过程的流速考虑。当然,前提是带循环过滤系统的超声波清洗机,在静止的清洗液中辐射超声波,液体中空化核从形成至崩溃一刻,如顺利完成,有利于清洗。但是,采用循环过滤,有流速但过快,则刚刚形成的空化核还来不及崩塌就被带走了,将大大降低了空化清洗效率。
因此,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效果的好与坏,除了合适的声学参数有关,还有提高清洗效果的方法,如驻波场消除、机械抛动、滚动、扫频、多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