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空化效应”对聚丙烯腈溶解改性
发布时间:2024-08-30浏览次数: 198
聚丙烯腈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聚丙烯腈纤维。这种纤维由聚丙烯腈纺制的纤维或丙烯腈含量占85%以上的共聚物纺制而成。而聚丙烯腈原丝是制备高强度碳纤维的基础,在二步法纺丝工艺中,需要对聚丙烯腈粉料进行溶解制成性质均一的溶液才可进行纺丝,因此原液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后续聚丙烯腈原丝的结构和性能。利用超声波空化效应强化溶解,可以解决了聚丙烯腈粉料用传统方式溶解周期长、溶液黏度高的问题。
超声波空化效应作用
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超声波空化效应在普通工业清洗中,指液体介质中由于超声的物理作用,致使局部暂时形成负压区,进而在液体中产生空泡或气泡,由于空泡是一种非稳定状态,局部应力场会使它们发生膨胀、收缩,甚至突然爆裂,达到工业清洗目的。同时,由此也会在介质内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射流、发光和放电等现象。借助这种高温、高压等现象促进了聚丙烯腈粉料的溶解。
聚丙烯腈(PAN)超声波强化溶解
加速溶解
超声波空化效应作用下液泡会不断产生、增大、崩塌、消失,形成空化现象。空化效应产生的局部高温、高压、射流等物理效应,能够破坏PAN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PAN分子更容易分散到溶剂中,从而加速溶解进程。
降低溶液黏度
通过旋转黏度计测量发现,经过超声处理的PAN溶液黏度相较于常规搅拌溶解的溶液更低。这可能是因为超声波的空化效应破坏了PAN分子间的缠结和聚集,使分子在溶液中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溶液的黏度。
根据文献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空化效应释放能量会对分子链结构产生影响,由于高分子溶液的高黏度特性,有强烈瞬态空化效应的超声前期相对时间极短,不足以对整个系统带来明显影响,反而随着处理时间的持续增加,稳态空化效应依然可以释放能量,最终累积现象表现为分子链结构的变化。这些发现对于材料科学和化工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