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件表面质量控制-除油效果评定
发布时间:2024-07-01浏览次数: 99
现代工业,钢铁用量是最直观的反映工业水平,随着工艺水平要求越高,金属工件清洗也是越来越重要,而金属工件表面的清洗质量控制内容,其一就是金属表面除油效果的评定。
众多的机械产品中,金属材料制造的零部件最多,金属工件表面沾染污垢的种类也很多,表面清洗的第一步就是除油。对金属表面除油效果的评定有许多种方法,根据产品实际情况选用。
1、验油试纸法
国家标准《钢铁件涂装前除油程度检验方法(验油试纸法)》规定,将0.1ml由有机酸和金属硫酸盐组成的浅蓝色透明极性溶液用玻璃棒均匀排布在水平钢材表面(直立表面用0.5mL),覆盖面积不小于20mmX40mm,然后将A型验油纸紧贴在溶液膜上,1分钟后观察,若极性溶液完全与验油纸接触,会出现连片完整的红色,表明油污已经清除干净。反之,在有油污的地方,不会存在极性溶液,所以会出现稀疏点状或斑块,表明油污未清理干净,其不均匀的程度可以显示残留油污的相对含量。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可用于钢、铜、铝等金属表面。检出表面残余含油量不大于0.12g/㎡,适合用作涂装前除油程度的检查。
2、硫酸铜法
硫酸铜法可分为浸渍法和点滴法,浸渍法用于小工件,将其放人酸性硫酸铜溶液中,1分钟后取出冲洗,若置换出的铜膜完整均匀,光泽和结合力好,说明除油彻底,反之表明还存在油污。
点滴法适用于大工件,将硫酸铜混合液滴在被测表面有代表性的10个点上,若液滴5s内出现粉红色铜斑,说明没有油污,反之有残留油污,除油不彻底。
3、自由能(表面张力)测试法
自由能测试法以水的表面张力(72mN/m)为典型清洁度,配有11种不同表面张力(为25~100mN/m)的标准液。将标准液滴在被测表面,若滴液成珠状,再使用下一号标准液,当某一标准液正好润湿表面(均匀铺展)时,即为测试结果。标准液也可以用乙酸进行配制,乙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80%。这是一种半定量方法。
4、油渍法
将除油剂滴在被测表面,蒸发干后,若无痕迹,说明没有油污,若有圆环,说明油污没有除尽。
5、荧光法
试样涂布含有荧光染料的油污,做清洗试验后,再在紫外光下进行检查。用带网格的透明评定板,在紫外光下检查残留的荧光区域的大小。此方法可以定量,但需制备人工油污和只能用试样做实验。
6、称重法
试样用乙醚清洗、干燥、称重,再油污,用清洗剂除油,干燥后再称重。前后两次质量的差值,即为油污的残留量。残留量越多,清洗效果越差。此方法可以定量,只能用试样做试验。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红脂检验法、放射性痕量测试法等。除油标准又是什么呢?这里可以参考这里的技术要求作进一步的检验:
标准G型极性溶液应符合附录A《标准G型极性溶液的性能指标》
A型验油试纸应符合附录B《A型验油试纸的性能指标及检验法则》